close

「一波三折」的由來是從王羲之文中而來。

「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筆勢的曲折多姿,後則多藉以譬喻聲音、文章的跌宕起伏多變,或比方事情進行的曲折不順。

 

選這句成語做完開場,完全不是要說這篇文章會有多跌宕起伏,而是週五的生活是多麼地曲折離奇。

 

話說,上台北後,每天起床總會設定一個目標,想說今天重點是什麼?即便什麼事情都不做,也非得把這「重點」做好。

譬如說,以下這顆「蛋點心」,是今天的目標嗎?

Photo 11-9-23 下午8 47 42.jpg  

(當然,哪有可能這是目標!假若一起床,腦海就有顆蛋...那我應該離完蛋不遠才對。)

 

秉持「驚喜」才是人生的我,「計畫」兩個字幾乎不屬於我。能預知的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看倌們,你們說是吧!

但今日難得地有計畫,似乎內心某種化學反應正在作用,驅使著我要呵護剛萌發的嫩芽,所以...好吧!妳不在的日子,回台中清水做個乖小孩好了。所以,這就是目標?

 

約莫,下午五點左右。

某人:「RungChi, 這次又跟前幾週一樣慘了!整篇都是密密麻麻的鉛筆痕。」

RungChi:「...」

某人:「你 Blog 寫得不錯啊!英文...怎麼會...」

RungChi:「...」

 

最近先恭喜讀MIT化學(還是化工?)的小白同學拿到博士學位,不過她似乎留在美國工作了,總而言之,為台灣少一個人才,多少還是要有點惋惜的心態。

離家背景的決定,很困難,很激賞,但或許更令人心疼...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東方人要到西方世界生存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不論能力多麼突出,多麼優秀,但終究骨子裡流得是東方人的血液,骨子外披得還是黃皮膚,即便認同西方環境,但環境認不認同妳終究是問題。而且這問題不是操之在妳,還是操之在別人手上。

講到這,至今東方社會已逐漸西化,這不打緊,反正東西方本來就沒什麼誰好、誰壞的問題。不過...偏偏東方學西方,只學到表層,真正深層骨子裏的西方獨立、創新、民主、尊敬...都沒有內化進來文化中。久了,還真令人擔心,「不倫不類」這句話,就可以舉出例子了。

好吧!不過什麼是朋友。朋友就是...只要朋友想過、深思熟慮過,那就不要過問了,支持就對了...哈~

就像某人被詢問:「妳站在哪邊?」

某人會回答:「站在 12.01 生日那人的那邊。」(這人不是我,只是剛好在同一天而已。)

 

約莫六點半左右,背著大包的行囊,遵照梁同學所說「15」、「18」號公車是在重慶南路口下車,「235」號公車是在博愛路下車...讓我勉為其難地有了三項選擇。

接著,七點二十分左右,到達。一下車的我,就望見梁同學在那頭,一付心不甘、情不願地瞪著、等著!真懷疑我到底是欠妳有欠多大?

 

今天重點餐廳是「明星西餐廳」。

而我得向命運屈服,點了「蔣方良」女士的私房菜 - 俄羅斯魚凍。靠! 這是什麼鬼東西....

由於,真的很不討喜,連照片都沒有...不過可以大約形容一下她的口感。

 

盤上有像八分之一塊的蛋糕大小的「魚糕」;有大梅子大小的「梅子」底下是淌著類似奇異果汁的東西;有盤冷盤水果,可是水果卻冷豔地發光,不知道上面淋了什麼。

「魚糕」。上面是椒類絲片的墜飾,下面是冷凍的魚。魚吃起來,不腥,但是...有種被遺忘的味道,沒有魚肉的口感,反而是蛋糕的口感,換一種說法,也就是咬起來沒有魚肉的撕裂感,而是綿密的口感。所以...從蛋糕類口感評論是 -  新鮮;而從晚餐肉類主餐來看.... 不予置評。

「梅子」。其實,看起來像梅子,可是吃起來也不是「梅子」。他軟軟的,不硬。他趴趴的,不脆...下面的奇異果汁,還比較吸引我。

「水果」。是這盤最好吃的吧!但...真的就是跟吃水果一樣,也不知道說什麼。

 

 

Photo 11-9-23 下午8 43 13.jpg

(這是甜點圖片。上面白白的是 俄羅斯軟糖(依婷說得);下面是玫瑰花凍...感覺今天吃了一堆凍!)

 

我想:「晚餐應該是要吃熱呼呼的吧!」

所以,這是今天的目標嗎?

 

 

半夜兩點五分,火車上熟睡的我。

我迷迷糊糊接通了手機,耳朵裡是句:「起床囉~」

哈,我笑了一下,說道:「妳也趕快去睡吧!」

 

我想這才是目標,就在一日三個坡折之後,剛剛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明星西餐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llenging 的頭像
    challenging

    紅妝季布

    challe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