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日,我們到了「南鑼鼓巷」,這是個比四環更靠紫禁城的二環巷弄,至於歷史,各位看倌們就自己看唄~

南鑼鼓巷介紹 

講到歷史,這邊的人對史學與文學的研究頗令我驚訝。

猶記得,來這的第二個禮拜,我像隻剛敢探出頭的小老鼠,唯唯諾諾地問了隔壁同事的名字,說道:「請問您尊姓大名?」(話說,一個禮拜多,我便覺得這邊的人有「舞文弄墨」的傾向,但卻沒有這句成語那種刻意。)

「我叫『潤之』。」

「哦,怎麼寫呢?」我自然地問道,畢竟中國同音字多如牛毛。

「就是那...xxx...的字啊?!」他很驚訝地回道。

「榮錡!你不知道嘛?」我的「mentor」在一旁聽到後也來搭槍。

「喔。」人越大,面子越拉不下來,雖然聽不清處,還是硬著臉皮點點頭說是。

...

...

...

事後,我查了一下才知那是他們偉大毛主席的「字」,有「澤披東方,恩惠百姓」的意思。

芒草與白雲

芒草會長在屋頂上?這是這一景的第一個疑問。但是下一秒,便覺得這芒草是不是種弔念這獨自遺留的古蹟屋簷?

不過向上仰望時,發現這天怎麼這麼藍?但又想到我的mentor與我一段的對話。

「榮錡啊~你不覺得這北京的秋天特別涼爽嘛?」高鵬這樣子說道。(mentor叫做「高鵬」,是十足十的「滿族」人,他頗為自豪。)

「是啊!這幾年在台灣已經很少感覺到『秋天』的存在了。而且,『秋高氣爽』這四個字總算找到可以用的地方了。」在這邊,我理解可以在話說中加入任何的成語。

「哦,秋高氣爽?那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得嘛?」高鵬順著我的話語問道。

「這...我哪知道咧!」我一臉疑惑貌。

「是杜甫,今日可讓你學了一課。」經過幾週的相處,我的mentor已經摸透我的文史程度,每次他都很「自然地」教導了我許多。

南鑼鼓巷地鐵站

話說,到南鑼鼓站是打地鐵來的,也是我第一次在大陸的地鐵經驗。

這邊的地鐵票價很便宜,我搭了不知是五站還是六站,票價才「2 RMB」,而搭公車更是誇張只要「0.4 RMB」。然後,那天竟然買了(20+80)RMB的票卡(20元是押金。)媽呀!這張卡要花上我多少年的時間才用地完。

蕭峰與阿紫疑似走過的巷子    

這裡樹梢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晚上的時候應該會更美麗。

這裡少數店家的店名也是用「燈籠」刻著,而這家是賣「奶製品」來著,其中更有名的產品是「奶酪」。(一杯約莫養樂多瓶大小需11RMB。)

城牆與白雲

在北京二環內,中國政府規定不能蓋超過二樓的房屋。所以,很多房屋都還是保持舊有磚瓦的模樣,但是「北京城城牆」倒是被拆了,不知看過朝起朝落的城牆是不是也是磚瓦斑駁的模樣。不過講到北京的城牆是一個計程車「師傅」跟我聊天時講地...

「北京的文化正在消失,要說看文化的話,『西安』倒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師傅看我像是個觀光客模樣,也不管我是不是有興趣,就自個兒顧自個兒地說著。

「哦,那西安有什麼特別的嘛?」

「就『漢塚』跟『兵馬俑』。」

「兵馬俑我曉得,那是秦始皇陪葬品。但是『漢塚』就不曉得了。」

「前幾年,那邊挖出了一個保存留好的漢代墳墓,是『馬王』。」

「馬王?馬王是誰啊?」我問道。

「看來『你不懂歷史』。馬王,不是個人而是個『村』,那邊保存著很多西周時代的遺物,很有參觀價值的。」師傅這樣子說道。

「...哦!我回去再多讀點書。」我笑笑地說道。

不過,那次在車上,我就覺得中國這邊的人,似乎連攤販小販都多多少少曉得中國歷史的文史,這真令我汗顏。

柯南來了

 

(這邊有家店是專賣公仔 - 而且有一排是「各式各樣的柯南」。要是 Luby 有看到的話,我相信妳會很喜歡地。)

 

星巴克真是無所不在  

(星巴克真是無所不在。)

 

對了!我的 team member 有個唯一個女生,叫做「梁爽」。每次玩「殺手」遊戲時,只要她被殺死了,大夥就會起鬨道:「『爽』死了!」

這群人講話真是太有意思了,哈哈哈!

 

最後附上幾張北京的秋天照...

約莫五點多,亞馬遜對面辦公大樓  

(IPHONE4拍攝。約莫晚上六點鐘,這是我上班的對面大樓。)

IMG_4358.JPG  

發現來這後我特別喜歡在週末時仰望天空,或許是因為這是唯一與妳的聯繫(雖然,上週妳又說台灣是個雨天)。不過,北京的天空,秋天的天空,真的很藍!

 

北京的秋天或許是我離開後,第一件會懷念的事情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南鑼鼓站 秋高氣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llenging 的頭像
    challenging

    紅妝季布

    challe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