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是工作日,但我不工作....

 

IMG_1092    

(當然,也不是回清大。這是前陣子校友回娘家活動時的前幾日,回去逛了逛曾經駐足過校園,找尋失落已久的夢想與純真。入了社會,果然有不得不變複雜的理由。)

 

下午,走在清水街頭,走過熟悉的阿弟麵店,熟練外帶動作依舊是女老闆的招牌,但身旁煮麵人的身影卻較矮較胖,原來是他們的女婿。

女老闆依舊親切地說:「回清水啦!」

我回:「是啊!」

然後女老闆又笑盈盈地點下頭,我不知是嘴饞,還是被熟稔語氣動作所感招,忍不住跨過那半年沒跨過的門楣,點碗30元回憶中的陽春麵,吃了起來。

口味雖不像台北是處處各具風味的驚奇,湯頭清爽而樸實,麵條簡單卻細膩,這裡果然是鄉下,凡事皆是化繁為簡,達到目的是最大原則,旁枝末節就省了吧!

IMG_1112  

(這當然不是陽春麵,一樣是回清大時,再次回味每週三下午在蘇格貓底的CEO下午茶時光。雖然,眼前不是免費的蛋糕與紅茶,但多多少少依然有當初的記憶搖盪在店內的音樂中。)

 

這日的傍晚,很熱,是跟台北不分軒輊的熱浪,但慶幸有時有從台中港方向襲來的海風,不同於印象的是「風不黏且宜人」,世界真的都不一樣了。

在陣陣海風的吹撫下,有股不屬於自然的味道,鼻頭嗅了嗅,有股熟悉的味道,原來是那家炸粿店,就在阿弟麵店前面的十字路口。炸出來的東西很特別,我沒有在別的城市看過,應該是沒有在待過四年以上的縣市地方看過,這包括了嘉義,新竹與台北。而偏偏在清水就有兩家,一家就在阿弟麵攤附近,另外一家早市附近,但我還是覺得這家比較好吃。

IMG_1076  

(這當然也不可能是炸粿,而是回清大時,去旁邊的樹太老吃的豬排蓋飯。我在新竹唸書時沒吃過,直到畢業後的三年才去吃。想不出這是什麼心態,大概是想以外地人來評論當地食物,畢竟在唸書時,可能就會不自覺地已在地人自居,而不自主地有了護短心態,但他真的很不錯。)

 

炸粿店,從使用由鍋器具到店內桌子擺設的位置都沒有變,而最重要的食物部分,更從外觀到內餡,甚至到咬下去經過喉嚨的灼熱感與入肚的鮮肉味也都沒變,但還是讓人驚驗,因為這已經是不同人做的東西,現在掌鍋的已是第二代,爸爸的兒子了。

 

五點半,我們一家人準備去爬山了。

一出門便遇見了對面家電行員工正準備外送!(「外送」這詞很怪,因為電器並不是食物。或許換成「到府維修」比較合宜。)

一台冷氣起碼也有個二三十公斤,想當初從清大抽中宿舍,唯一的困擾就是那台自己購買的冷氣。我同了弟弟,兩人一同拆卸,一同從五樓搬到一樓,累死我們了。但那家電行的員工,卻隻手扛卸,我很佩服也很驚訝,驚訝的不是那人孔武有力,而是那人的面孔,是國小欺負過我的導護隊小隊長,但他也很親切地跟我點點頭,而我也點頭回應。「原來,他也接下了老爸的擔子,現在是家電行的老闆了。」我心裡暗自嘀咕着。

IMG_1094  

(這當然更不能是那家電行的門口,這是現今台積館內一塊透明的招牌。話說,寫程式的人很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我也從今天瞭解這句話是出自於一位非常了不得的巨人。)

 

這日,六點多我已在清水牛罵頭山上的自行車場附近,而這可是全台唯一符合國際標準的自行車競速場地(以繞圈圈來說)。

爸媽在我「身後」緩緩慢慢的散步着,而我赤著腳在柏油路上奔跑着,剛開始腳有點痛,畢竟在柏油路上赤腳跑步本來就不是什麼正常的行為,但這邊的人卻是習以為常,而我果然一下子也就習慣,說不得什麼沾沾自喜,起碼用皮膚感受大地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在台北我可不敢光着腳ㄚ子就在外邊亂跑。

忽然,有種很怪異的感覺 - 為什麼別人都是扛下老爸老媽的擔子,而我現在的人生卻像現在的處境,我奮力地在社會上前進,爸媽卻沒有離我越來越近,反而離我越來越遠....

而想想看,在街上遇上的那些人,在麵攤,在炸粿店,在家電行,他們一家人在一起,爸媽,老婆與兒女,或許他們生活比較累,工作環境也沒有我好,但我想他們應該會覺得自己很幸福吧!畢竟,家人團聚比工作上的成就更令人更容易在臉上露出笑容,我想。

 

人生啊~人生~

人生出來就是為了體驗人生,希望我可以找到我要的答案。

IMG_1098  

(畢業時,魏治平老師還在。而現在,許多新生代的人補上,而我們的老師依然有幾位留在崗位上繼續戰鬥。)

 

我們這代,究竟是在繁忙什麼?想走得快些,時代卻也日漸艱難,想走的慢些,時代卻也會讓我們慢上加慢。回過頭,還看見那白髮上身的爹娘,我們得加油了,不論是為了自己還是家人....

XXX,你有聽到嗎?

arrow
arrow

    challe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