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彩虹.jpg

前幾日,雨過天晴後的台北。一道彩虹不經意地出現,瞬間讓趨勢大樓向前傾斜五度!幾乎十九樓上下的人們都貼在各層樓的落地窗,欣賞這道彩虹橋。

當然,我也是那傾斜五度的幫兇之一。不過在當下後,心裡卻有股淡淡的感概。

 

照片的三分之一是造物主的藝術,剩下的三分之二是人類的文明,但受到關注也是最漂亮仍是那少部分的藝術。

其實,若想把照片中關注文明的目光提高到藝術等級,最簡單做法是「毀了他」,讓文明成為廢墟,碎裂磚瓦,斑駁磚牆,傾圮建築,自然「文明」會成為腦海中最美麗的記憶,不遜於彩虹的主角,不過兩者的美麗卻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彩虹是「曾經」的美麗,那種令人眷戀的美麗,而也因為消逝地過快,總令人「深刻」懷念,這是種絢爛的美麗。

廢墟是「曾經」的輝煌,那種令人感嘆的唏噓,而也因為擁有地太多,總令人「漸漸」遺忘,這是種衰退的美麗。

 

廢墟,都曾經是最偉大的存在,卻也是最可悲的存在。所以,進化中的文明是綴飾自己,還是在敲響自己的喪鐘?

 

PS:話說,最近照相似乎有些進步,還可以來組合一下。

三層天空  

(某日,我向右邊一拍。)

 

1948032367.jpg  

(其實,我真的是在仰望藍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彩虹橋
    全站熱搜

    challe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