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



如初春的一道悶雷,打在正漫步在草地上的妳,那麼地突然,敲暈所有的意識,只留下最純粹的暈眩,也就是唯一的「哈哈大笑」元素。

「悲劇」。

如空氣般地微小孱弱,絲絲細細地從毛細孔滲入,若有一絲不對勁,連穿過骨頭縫隙時,都會有種酸疼感。不久,心酸酸地,眼睛酸酸地,淚落了,心痛了。


野島伸司導得片子,能不黑暗嗎?起碼這先入為主的思維,就先領著我準備進入大罵劇中人的心態與編劇的變態。

整齣片,應該蠻適合琮仁看,「因為愛」。


鄰居愛 - 咖啡店老闆跟花店老闆。

「我習慣在開店之後,看見對面有花店。」

只要咖啡店老闆的一眨眼,花店老師就知道接下來該怎樣做了!在這住樓下不知樓上是誰的社會,這格外令人心羨。

雖說朋友是平常訴苦的對象,但是鄰居或是工作夥伴更是朝夕相對的人,鄰居的好壞大概就可以決定起床是心情好壞了。


長輩愛 - 懂花知識的老婦人跟花店老闆。

「你是在怪我嗎?是不是在怪我?」

被子女拋棄的老婦人,大概就以為「吃老不重用」是自己的標籤。其實,我覺得這也是老人家常抱持的一種想法。

總是會以為自己是不是再給子女添麻煩,三餐需人打點,出門需人帶路,家務也沒有辦法幫忙,整個就是個大麻煩,於是就漸漸地與子女疏遠,保持距離,或許到哪天受不了了,養老院就是最後的選擇。

一定是有所聞才會有所感,我想不只是老人家不能有這種想法,而做子女的一定要不能在臉上流露出任何不耐煩的表情,否則憑老人家「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道理,就算是沒這個心,也會讓老人家想到這個意。

不過這部片到最後,老婦人的報怨少了,那種組孫情深的樣子也令人遙想,自己老年時,有個可愛的孫女會有多好。


友情愛 - 直哉與英治。

「你有沒有是過去相信一個人?就全然地相信他,不去傷害他!」

不問理由該全然相信,當不決時,朋友適時給些建議,就放心支持朋友的所做的一切決定,看來有些盲目,但卻最能維繫越陳越香的情感。

分離已久的朋友,某日相遇一定是想起當年他挺我做什麼蠢事,或彼此有哪些共同蠢事而開懷大笑,一瞬間好像就回到過去一樣。

人始終會越大心思越複雜,會保有最純真的思緒時,大概只有跟朋友憶往事時吧!


愛情 - 英治與美櫻。

1898475952.jpg 

1898475953.jpg  



英治,從外表給人感覺應該是個陽光型的大男孩,但偏偏骨子裡卻是一個悶到爆的人。

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說出,什麼想法都不願分享,就默默地自己承受、自己承擔,難怪會覺得自己像個無名戰士,這童年一定很變態。

對琉璃的愛,是不肯說但主動。

他懷有著私心,就想要跟琉璃在一起,甚至不願告訴他舜已經離開,就是因為這種私心,害死了琉璃。

所以,對美櫻的愛,是肯說但被動。

他明確地說出對美櫻的愛,但確絲毫沒有私心,不曾以他的立場去思考美櫻的想法,不曾以男朋友的立場去思考女朋友想法,就像是一位朋友一樣,默默地包容她的一切,甚至是這整個大騙局,我想男女朋友似乎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有時候表現出一點想占有或是私心,反而能讓另一半感覺到窩心與重要,不是嗎?


我覺得我還真不能寫這類型日劇的心得,感覺就有點怪怪的,還是去寫說武俠或神怪之類的好。不過應該比某人說看完說,學到了「愛、包容與信任」(以為是神奇寶貝嗎?)

結論就是:整齣戲簡直就很「逆著學貞子」,從電腦外面爬進去電腦裡面,狠狠地敲著英治的頭,為什麼一聲都不為自己辯解;打醒其他週遭的人,到底有沒有眼睛啊!那麼喜歡誤會英治!


最後獻上兩句劇中有用的話。

「女人多希望自己就是男人最後的浪漫史。」

「你看她多可愛,一不小心就讓人看穿她的忌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lle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